核科学技术安全网,Nuclear Science, Nuclear safety,radiatio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51|回复: 1

比尔盖茨认为应该大力推动能源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8 16: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致力于寻找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

继软件和慈善事业之后,盖茨正在步入第三个主场,并用他的柯克兰孵化器,BGC3,资助相关科学。

“我越了解这个问题,我越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他说。“我们需要一个突破口,我们需要多种多样的突破。”

星期二,在西雅图举行的一场座无虚席的非营利组织“气候解决方案”主办的早餐会上,盖茨向听众们说了这番话。

盖茨说,他已经会见了能源专家,获知了最新的科学并进行了投资创业,例如基于贝勒维的泰拉能源公司,该公司正在设计一种新型的核反应堆,该反应堆将利用贫铀持续运行数十年。

他同时创办了包含一群高级企业管理人在内的美国能源创新理事会,该理事会一直努力却始终未能成功说服美国政治领导人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资。

科学和基于市场的技术解决方案有潜力获得巨大进步,盖茨说。

“资本形式...是即将发生能源创新的主要领域,”他说。

盖茨不太可能使能源成为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慈善工作的中心,该基金会致力于解决贫穷问题。但在有些事情中可能扮演主要的角色,比如为非洲或亚洲的乡村提供生物燃料。

他在清洁能源的持续投入并不是没有遭到非议。

上周在纽约的一个会议上,他对一些不屑发展小规模可再生能源的评论仍心存介蒂。

“如果你对一些小事物感兴趣,家里的东西是个好去处”他在接受有线杂志采访时说。“如果你对解决世界能源问题感兴趣,那就要做大事情,例如太阳能项目。

“气候解决方案”政策总监KC Golden说,盖茨可能无法对少数令人激动人心的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提高能源效率或迅速部署现有的解决方案,但他所专注的技术创新却是迫切需要的。

“考虑到他的背景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这是他主要强调的”事后在一次在线交谈中Golden表示,“并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做,但是他正在做的却是最伟大的。”

Golden赞赏盖茨思考大问题的能力。

“我要参加一场真正的变革,不做徒劳无益的事情。”Golden说。“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单靠个人的和局部行为不会起作用的原因。”

在他的演讲中,Golden承认即便美国将碳排放量降到零,世界仍将被“亚洲经济短短数月的增长所淹没。”

能在全球应用的有益解决方案是必要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为我们和世界各地数十亿人开拓一条新的走向繁荣的道路“Golden说。

盖茨批评了美国政府。“几天前,当我与科学家们见面时,我感到非常乐观。”他说,“可是当我回过头来看到政府的政策时,这种乐观便消失了。”

“在过去几十年里,关于能源创新中说得好听的话令人失望”他说。

能源创新理事会的建议包括建立一个具体和可衡量目标的国家能源计划,各种技术和公司可以竞争达到。

在提出政府增加对基础研究和开发支持的提案时,盖茨说,他和其他商界领袖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

“他说这是好事,我想他也是这个意思,”盖茨说。“在正常的财政环境下,我们可能会成功。”

不过,盖茨还说,“我有点震惊,在研发这块,我们无法获得更多的两党观点。这事关就业和创新。”

盖茨说,在太阳能方面,大规模生产在中国进行,但许多创新却在美国涌现。创新将发生在优秀大学从事于基础研究的地方。

盖茨说,“据我所知,在100个了不起的新能源创意中,有70个都出现在美国。中国是解决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她是一个比美国还要大的能源市场,然而,科学创新是一个“世界依赖美国要做好”的领域”。

另外一个发言人麦金斯特里CEO Dean Allen说,与此同时,重要的是利用“我们所处的实际的,实时的解决方案” ,在美国约有70%的电力送往建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我们所知道的是,我们的客户在他们的设施中所用掉的能源中50%是白白浪费掉的。单单消除商业和政府建筑物的能源浪费一项,就相当于减少200座燃火电厂所排放出来的废气。

Allen对过分依赖犹如银子弹的“杰出突破性技术”提出了警告。他说,就像是教育改革,通常最好不要等待超人的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5-18 18: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NUCSS,核科学技术安全,网,原子,原子核,物理,核技术,核电,核安全,放射性,三废,辐射防护

GMT+8, 2025-9-8 04:47 , Processed in 0.0492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