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科学技术安全网,Nuclear Science, Nuclear safety,radiatio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76|回复: 0

“读心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2 13: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荷兰奈梅亨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使用形状识别和算法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来理解观看字母导致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信号的变化。这个团队能够解读研究参与者大脑内部的感觉信息。论文的合著者Marcel van Gerven说道:“从根本上说我们是在解读感知。”他们的技术依靠的是拦截枕叶的视觉刺激,枕叶是大脑后部的视觉处理中心,其中与视网膜的数据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研究的参与者在进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时,观看屏幕上闪烁的一系列字母。屏幕上展示出字母B、R、A、I、N和S的不同手写版本,此时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会监测枕叶中的反应。研究人员通过观察枕叶中的体素如何对视觉刺激做出反应,他们能够使他们的算法识别参与者已经观察到的形状。
他们的研究是建立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关键的是他们并非依靠对比一系列照片中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模式。研究团队表明,他们不需要专门训练的算法就能够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数据重建那些字母。van Gerven谨慎的指出,这与阅读一个人的想法是不相同的。虽然众所周知枕叶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因此能够解读感知,但不为人所知的是,想象相同的刺激也会对枕叶产生作用
van Gerven说道:“如果我们想象一张精神意象也会激活这些区域吗?如果会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对它们进行解读。”2006年的一项研究暗示这种情况或许存在,这就表明使用枕叶的数据也能够重建想象的模式。van Gerven声称,这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希望很快获得答案,因此我们能够创建一个心灵感应术的未来。

顶部是原始的视觉输入,下面是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重建的图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NUCSS,核科学技术安全,网,原子,原子核,物理,核技术,核电,核安全,放射性,三废,辐射防护

GMT+8, 2025-9-8 04:48 , Processed in 0.0470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